中商网欢迎您!
中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新都区烈士陵园迎来青春力量:西南石油大学学子以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发布时间:2025-09-17 16:58:04 来源:

2025年7月3日,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盛夏的蝉鸣与松涛交织,烈日下的新都区烈士陵园更显庄严肃穆。这座占地50余亩的园区内,安葬着自土地革命战争以来为国家和人民英勇牺牲的327位烈士,是成都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午8时,西南石油大学新都校区的何俊、叶志成、郑梦琦等8名大学生身着统一的红色志愿者马甲,手持扫帚、水桶和软布,以“缅怀先烈·青春同行”为主题,开启了一场特殊的暑期实践活动。他们不仅用双手为陵园拂去尘埃,更以赤子之心与英烈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晨光中的坚守:从清扫到心灵洗礼

清晨的陵园尚未迎来祭扫人群,但志愿者们已早早集合。在陵园管理处主任李建国的带领下,8人首先接受了岗前培训。“擦拭墓碑要用专用软布,避免划伤石材;清扫广场时要注意落叶堆积处的卫生死角;遇到前来祭扫的群众要主动引导……”李主任的叮嘱细致入微,学生们听得格外认真。

分配任务时,何俊主动请缨负责纪念碑区域的清扫。这座高12米的汉白玉纪念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小时候跟着父母来扫墓,总觉得纪念碑高不可攀。今天站在这里,才发现每一道刻痕都承载着历史。”何俊一边用鸡毛掸子拂去碑顶的灰尘,一边感慨道。他的同伴叶志成则蹲在纪念碑基座旁,用小刷子仔细清理浮雕上的青苔:“这些浮雕描绘的是1949年新都解放战役的场景,你看这位战士的冲锋姿势,多像我们在课本里读到的‘最可爱的人’!”

在陵园西侧的烈士墓区,郑梦琦带领三名同学负责擦拭墓碑。她特意准备了两种抹布:干布用于除尘,湿布用于清洁,最后再用纸巾轻轻吸干水渍。“每块墓碑都是一座历史的丰碑。”郑梦琦轻轻抚摸着一块刻有“张志远烈士 1928-1950”的墓碑,“他牺牲时才22岁,比我们大不了几岁。想象一下,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是如何毅然决然地走向战场的?”说着,她的眼眶微微泛红。同学们见状,纷纷放轻动作,整个墓区只听见抹布与石碑摩擦的沙沙声。

红色记忆的追寻:在展陈中感悟信仰力量

上午10时,完成清扫任务的志愿者们走进陵园内的烈士陈展馆。这座2021年新建的展馆以“热血新都·英雄不朽”为主题,通过实物展陈、场景复原和多媒体互动技术,全景式展现了新都地区革命斗争史。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展区,一份泛黄的《新都县苏维埃政府布告》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布告上“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虽已褪色,但字迹依然遒劲有力。“这是1933年红四方面军进入新都时留下的文物。”讲解员介绍道,“当时,新都县苏维埃政府仅存在了47天,但在这短短一个多月里,就有127名青年报名参加红军。”郑梦琦凑近展柜,仔细端详着布告边缘的褶皱:“这些折痕是不是当年传递时留下的?可以想象,这份布告在群众手中传递时,该激起多大的希望啊!”

在“抗日战争时期”展区,一件残破的日军军装格外引人注目。军装背部有一个明显的弹孔,周围布料呈焦黑色。“这是1940年新都抗日自卫队在桂湖公园伏击日军时缴获的战利品。”叶志成轻声念着展板上的文字,“当时,自卫队用土制炸弹炸毁了日军的汽车,这场战斗毙伤日军12人,缴获武器弹药若干。”他转头对同伴说:“以前只在影视剧里看过抗战场景,今天看到实物,才真正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先烈的英勇。”

最让同学们震撼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沉浸式体验区。通过VR技术,他们“穿越”到1949年12月的新都解放战役现场:硝烟弥漫的战场、震耳欲聋的炮声、前赴后继的冲锋身影……当画面定格在烈士们高举的旗帜上时,何俊摘下VR眼镜,久久无法平静:“刚才那个举旗的战士,明明知道冲上去就会牺牲,但还是义无反顾。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青春誓言:从陵园到社会的责任延伸

中午12时,志愿者们与陵园工作人员一同用餐。餐桌上,李建国主任分享了一个故事:“去年清明,一位90多岁的老战士带着全家来扫墓。他在烈士墓前跪了半个小时,哭着说‘兄弟们,我来看你们了’。当时在场的人无不落泪。”这个故事让同学们陷入沉思。郑梦琦放下筷子说:“我们今天能坐在这里安静地吃饭,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仅要记住历史,更要传承精神。”

下午2时,活动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在纪念碑前举行宣誓仪式。8名学生整齐列队,面向纪念碑肃立。何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西南石油大学‘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校训,与英烈精神一脉相承。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就像我们正在研究的氢燃料航空涡轮发动机技术,虽然道路艰难,但只要想到先烈们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随后,全体志愿者重温入团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在陵园上空回荡,引得几位前来祭扫的群众驻足倾听。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轻声对女儿说:“你看这些大哥哥大姐姐多棒!你以后也要向他们学习。”

活动结束前,陵园管理方为志愿者们颁发了“红色教育实践证书”。李建国主任还透露了一个好消息:“新都区正在规划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未来将把烈士陵园与桂湖公园、宝光寺等景点串联成红色旅游线路。欢迎你们常来,也希望你们能把英烈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时代回响:英烈精神照亮前行之路

夕阳西下,志愿者们列队向纪念碑敬献花篮。何俊仔细整理着花篮上的缎带,上面写着“英雄永垂不朽,青春接力前行”。他抚摸着胸前的团徽感慨:“从实验室攻关核心技术,到陵园里清扫每一片落叶,青春的底色都是责任与担当。先烈们用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我们这一代人要用智慧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叶志成则计划将今天的所见所闻整理成宣讲材料,在学校的“青年红色讲堂”上分享。“我们不仅要自己铭记历史,更要让更多同学了解英烈事迹。”他说,“下个月就是开学季了,我打算联合其他高校的同学,组建一支‘红色文化宣讲团’,定期到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郑梦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活动感悟。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今天的活动让我明白,红色教育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从擦拭一块墓碑到研究一项技术,从宣讲一个故事到传承一种精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烈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此次活动也是西南石油大学“三全育人”实践的生动体现。该校弘毅居19栋学生社区近期推行的“区长制”,通过法治、学业、思政导师团队构建全链条育人矩阵,而烈士陵园志愿服务正是“思想引领”模块的重要载体。参与活动的叶志成正是社区法治书记龙江指导的学生骨干,他表示:“未来我们计划将陵园志愿服务常态化,并联合新都区其他高校组建‘青年红色宣讲团’,让更多人听到英烈故事。”

正如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常委张敏在此前“区长制”推进会上所言:“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社区育人生态,与英烈精神一脉相承。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才能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当8名大学生走出陵园时,他们的背影与松柏融为一体,而英烈精神已悄然扎根心田,成为指引未来征程的明灯。


上一篇:正蹊堂:从江西婺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布鞋品牌
下一篇:京东月饼消费趋势:人均购买超4盒 低温月饼增速超73% 南方口味完胜
栏目推荐
京东超市发布清洁纸品专项扶持计划四大布局强力
京东月饼消费趋势:人均购买超4盒低温月饼增速超
新都区烈士陵园迎来青春力量:西南石油大学学子
正蹊堂:从江西婺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布鞋品牌
尼得科传动技术参展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金融绘就七彩卷·共筑阳光同心梦——阳光人寿浙
广州市先极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微纪录荣登CCTV-
乐数通以数字资产激活文化生产力新引擎
上海联合丽格蒋华院长分享"臀下垂修复”前沿成果
高阻燃热缩管:耐烧蚀2000℃实验圆满成功
热文排行
民生银行舟山普陀支行金融知识进校园为"准成年人
普及反假知识维护金融安全民生银行舟山定海支行
民生银行舟山分行:银银携手,"浙科联合贷”为水
民生银行舟山分行积极开展反洗钱集中宣传活动
十年守护安心存金融为民践初心民生银行舟山定海
民生银行舟山分行:金融活水润园林普惠助力新征
山东来晴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全屋整装绿色家居生活
江苏环捷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满足个性化空间优化方
昆明温馨家装饰工程科学布局环保快装居住体验
三十而立泰盈人生——泰康新分红年金保险新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