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山西临汾云丘山景区迎来一年中最富有生命力的季节。海拔1629米的玉皇顶上,山桃与连翘织就的粉白花海漫过山脊;千米之下的塔尔坡古村,石拱窑洞前新柳抽芽,炊烟与山岚在晨光中交织成水墨画卷。 当游客王先生赤足踏入云栖山林温泉时,泉水中漂浮的花瓣正随氤氲水汽舒展身姿——这个瞬间,恰是云丘山景区康养密码的最佳注解:在这里,300万岁的冰川、2500年的古村与现代康养理念相遇,一场关于自然、文化与身心健康的深度对话正在上演。 
在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与老龄化加速的双重语境下,康养旅游正经历从“概念”到“刚需”的质变。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康养旅游市场规模已达91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表示“发展康养旅游,推动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 落地到地方政府,山西省发布了系列相关政策: 《关于支持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康养产业战略地位,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关于支持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强调文旅与康养结合,打造特色文旅目的地; 《激励文旅康养市场主体倍增的若干措施》表示通过财政、土地等政策扶持市场主体; 《临汾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直接指出,“未来5年聚焦康养度假等方向,打造‘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形成临汾特色样板。” 云丘山属地乡宁县,则以“山乡宁静,康养福地”为核心理念,持续推进文旅康养公共服务设施提质,覆盖景区、乡村、社区三级网络,并编制《乡宁县全域旅游规划(修编)》及《乡宁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明确产业空间布局与实施路径。通过生态筑基、文化赋能、产业协同,乡宁县正构建全域覆盖、全龄服务的康养旅游体系,成为山西省践行“十四五”文旅规划的示范标杆。 从市场需求、国家战略支持到地方实践,康养文旅产业获得了多层次支撑,助力其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成为地方经济新增长极。 在这场万亿市场的竞逐中,作为华夏乡土文化地理标志和中华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的云丘山景区凭借“双重门禁”构建起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1、自然禀赋的造物奇迹 云丘山景区坐拥世界上罕见的超大冰洞群,已探明发现14个冰洞群。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陈诗才教授考证,冰洞群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期,距今已有300多万年的历史。目前正式对外开放的1号冰洞群,由11个洞腔组成,洞内总长199米,最宽处有12米,最高有15米。洞体四壁结冰,冰柱、冰笋、冰钟乳、冰石花以及其他冰晶景观结构遍布整个空间,大大小小的冰凌、冰瀑晶莹剔透,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如梦如幻,宛如冰雪的童话世界。 
图源:云丘山景区 与之呼应的是森林覆盖率89%的云丘山景区,每立方厘米空气含负氧离子7000个,是世卫组织定义“清新空气”标准的数倍。2022年,中国气象局授予云丘山景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清晨漫步山间,松针的清香裹挟着湿润的水雾沁入鼻腔,仿佛给肺部做了一场深度SPA。 
图源:云丘山景区 与此同时,山中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温泉资源也为身体SPA创造了优渥条件。云丘山景区温泉水温适中,含有铁、碘、硒等20多种微量元素,在舒缓肌肉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免疫力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比如,氟元素可杀菌消毒、安神解乏,对风湿性疾病患者而言,泡温泉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减轻炎症;硒元素在抗氧化、抗癌、美容抗衰等方面功效显著,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让肌肤保持年轻态。 2、文化基因的现代表达 云丘山景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北云丘、南武当”之盛誉,是中国乡土文化地理标志,为康养融入独特精神内涵。 云丘山的两个高峰——玉皇顶和祖师顶分别供奉着玉皇大帝和真武大帝,具有重要的宗教和文化意义。云丘山景区还保存了11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村落,构成了晋南地区罕见的窑洞古村落群。其中,塔尔坡古村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被称为“千年民居建筑的活化石”。 众多道观和历史遗迹见证岁月流转,游客欣赏古建筑之美的同时,受道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等思想熏陶,心灵得到宁静滋养。这种精神康养有助于缓解现代生活中的焦虑和压力,促进心理健康,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图源:云丘山景区 2025年五一假期,山西临汾云丘山景区再次刷新纪录:日均接待游客突破2万人次,其中70%为家庭客群,90后占比同比提升27%。在OTA平台搜索关键词中,“森林氧吧”“温泉疗愈”“非遗研学”成为高频词。游客李女士在评论区写道:“在康家坪古村住了一晚窑洞民宿,喝着山泉水煮的流苏茶,连呼吸都变得顺畅了。”这种以康养为核心诉求的消费趋势,折射出中国旅游市场的深刻变革。 
在云丘山景区,康养不再停留于概念层面,而是通过精密设计的体验系统,重塑现代人的感官秩序,在一呼一吸间收获自然能量。 
图源:云丘山景区 视觉享受:从景观消费到沉浸式疗愈 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云丘山风景十分秀丽,素有“姑射最秀峰巅,河汾第一名胜”的美誉。崇山、险峰、奇石、飞瀑、沟堑、清泉、溪流应有尽有,给游客最大的视觉享受。 除了拥有美丽自然景观外,云丘山还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景观。相传,这里是伏羲女娲繁育华夏子孙的地方,羲和观天测地在此订立二十四节气,后稷在此传承农耕技艺,中原农耕文明由斯肇始。悠久的历史也使得其道教文化兴盛,是全真教龙门派开山祖庭。庙宇洞观为数众多,儒释道三教济济一堂,无数善男信女到此朝拜。游客受到道家思想的熏陶,实现身心全面调养。 云丘山的地方文化也别具特色,婚俗表演、皮影戏、铁艺、花馍、植物染…这些当地的特色民俗,经过数千年的传承,直至今日,依然散发着炙热的温度和蓬勃生机。 
图源:云丘山景区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和文化,中和文化源于中和节,而中和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确定于唐朝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兴盛于唐朝。在这1200多年间,唯有在云丘山这片土地上,中和节的传统被完整保留传承下来。2011年5月23日,云丘山中和节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听觉疗愈:声音作为无形药剂 云丘山景区生态环境优越,是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其中,高覆盖率的森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吸收环境中的噪音。同时云丘山的风声、鸟啼、虫鸣、水流这些可听范围在20-20000Hz的“白噪音”,对减缓失眠症状、集中注意力起到显著功效。 嗅觉盛宴:气味的情绪魔法 此外,云丘山景区还是一个宜人的养生胜地。这里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负氧离子,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同时还有自然清香和草木果实的香气弥漫其中,能够有效平复情绪、舒缓压力,使人保持愉悦的心情。“中国天然氧吧”的称号实至名归。 
图源:云丘山景区 作为国家气候标志品牌之一,云丘山成功创建的背后,是其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懈努力打造绿色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的结果。这也是国家对于云丘山的旅游气候及生态环境质量认可。据了解,天然氧吧是指自然条件下形成的氧吧,多指植被茂密、氧气含量大的地方。而成为“中国天然氧吧”则需达到负氧离子含量较高、空气质量较好、气候环境优越、设施配套完善等条件,是非常适宜旅游、休闲、养生、研学的地区。 触觉重构:材质与身体的对话 康家坪民宿建筑保留明清古民居风貌,窑洞融合多种传统样式,堪称山西古民居的活化石。改造后的古民居既保留古朴韵味,又兼顾现代舒适。像土屋(放泥洋房)采用当地黏土和秸秆搭建,遵循自然建筑理念,冬暖夏凉,让游客与自然紧密相连,缓解焦虑、放松身心,符合大健康的自然疗法和心理舒缓理念。 康和院充满晋南风情,通过农耕文化布置和当地原木家具,传递浓厚文化温度。步入其中,喜庆剪纸、传统农具装饰,让人仿佛穿越回过去,体验和谐朴实的农村生活。这满足了游客对传统建筑的怀念与体验,从居住层面开启康养之旅,为之提供远离喧嚣、回归本真的心理慰藉,有益身心健康。 
图源:云丘山景区 温泉康养是康家坪的一大特色。云栖山林秘境温泉水源于云丘山地表下层,富含20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及矿物质,达到饮用水标准,属于优质珍稀温泉。温泉分为室内和户外泡池区,室内泡池根据季节调配中药养生药方,春季养肝、夏季祛湿、秋季润肺、冬季补肾,为游客提供个性化养生体验。 户外泡池巧妙利用自然环境,或依树而建,或隐于花丛,游客泡汤时能沐浴阳光、闻花香,充分放松身心。此外,3个独立的VIP私汤包间提供专属服务,满足高端康养需求,让游客尽享尊贵舒适。 味觉革命:药食同源的东方智慧 山珍院的养生火锅结合云丘山道教文化与中医养生理念,根据人体特性研发,食材均取自本地,绿色无污染,搭配营养清汤锅底和党参、黄芪等食用药材,既添汤鲜味又能调理身体,让游客品尝美食的同时达到养生保健目的。肉类则取自当地散养在山野中的黑猪....这里还有各种山珍野菜、粗粮制作的特色菜品,满足不同游客饮食需求。 
图源:云丘山景区 八宝食府还将“药食同源”理念与现代营养科学融合,打造特色养生餐饮。食材均来自云丘山原谷希望农场有机种植基地和周边自然山林,蔬菜现摘现做,菌菇山珍应季采收,禽畜自然放养,保证纯天然品质。烹饪坚持健康至上原则,少油少盐,最大程度保留食材营养与本味,让游客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获得健康滋养,体验真正的食疗养生。 云丘山景区不仅以有机食材闻名,更孕育着一种珍稀的药用植物——翅果油树。这种中国特有的古生物植物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残存的孑遗物种,全球仅存于北纬35°-38°的山西吕梁山系云丘山一带原始森林中。其生存习性极为独特:仅能在海拔800-1500米、远离污染的深山幽谷中生长,若海拔低于500米或环境受污染,则会出现“只开花不结果”的奇特现象。 
图源:云丘山景区 得益于云丘山北纬35°-38°的黄金纬度、800-1300米的海拔落差,以及富含矿物质的天然土壤和山泉灌溉,这里的翅果油树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优势。其果实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8%)、天然维生素E(1558mg/100g)及“翅果素”等活性成分,其中α-亚麻酸与亚油酸的1:7黄金配比,接近母乳营养结构,更易被人体吸收。这种“天然母乳”般的油脂具有多重健康价值:通过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所含的植物甾醇和黄酮类化合物可改善心血管功能,而丰富的硒、锶等微量元素则能促进新陈代谢。 历史上,翅果油树早在春秋时期就被云丘山先民发现其养生功效,唐代成为宫廷贡品,明代更成为抵御瘟疫的“神药”。如今,这片“刀砍不死,雷劈不倒”的生态瑰宝(树龄最长达600年),在云丘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生生不息,其果实榨取的翅果油因稀缺性和独特营养价值,被誉为“比冬虫夏草更珍稀”的养生圣品。 有机杂粮、黑猪肉、药膳汤锅、翅果油等构建了独属于云丘山景区的“舌尖上养生哲学”,为其深化大健康产业布局提供先天优势。 
不止于康养旅游产品,云丘山景区的康养叙事,本质上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旅游内容革命,迎合消费市场需求积极发展文旅融合项目。 云丘山越野赛自2018年起已成功举办五届,并于2023年加入UTMB世界系列赛,吸引了来自全国27个省及15个国家及地区的参赛选手。云丘山滑雪场是晋南地区最大的昼夜开放滑雪场,夜场滑雪体验独特。云丘山朵拉萌宠乐园和希望农场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互动体验。 此外,云丘山全年举办各种精彩活动,包括中和节、花朝节、研学季、音乐节、柿柿如意红叶节、民俗年等。中和节是云丘山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举行,吸引了方圆百里的老百姓前来朝山拜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夏日嗨玩节暨云丘研学季则为游客提供了亲手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如绘制脸谱、制作花馍、豆腐和植物染手帕等。云丘山音乐节已连续举办多年,吸引了超过10万乐迷与游客参与,现场设有炫彩舞台,营造出震撼炫酷的视听盛宴。柿柿如意红叶节则在每年霜降时节举行,展示了云丘山秋日里最美的景色。每年的农历新年,云丘山都会举办民俗年相关活动,以山西地方民俗为基础,策划系列具有年味的互动活动。 线下丰富活动体验,线上持续内容营销,不断提升云丘山景区在旅游市场的声量。再叠加不断拓宽的营销渠道和对各大新媒体平台的灵活运用,景区曝光量和知名度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迈点研究院数据监测平台显示,自2023年4月开始,云丘山景区的MBI指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全省排名持续增长,景区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知名度的持续提升为云丘山景区康养实践带来的不止是流量,还有生态价值。通过有机农场、非遗工坊等全产业链赋能,云丘山景区真正实现“文化活化”与“乡村振兴”的双赢。以养生餐饮为例,“云丘红”有机小麦等有机食材备受游客欢迎,成功实现农业价值转化。 通过“企业有利润、村民有利益、村委有效益”的三有定位,云丘山景区早已成功孕育出了“农文旅融合、村企共建”的“云丘模式”。这一套模式不仅提升了云丘山景区的人居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同时也推进了村企共建、村景融合,以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云丘山景区的实践印证着中国康养产业的进化逻辑。在政策层面,契合《山西省“十四五”文旅康养发展规划》提出的“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战略,景区率先完成从观光经济到体验经济的转型。 在行业层面,云丘山景区从冰洞经济、古村活化和温泉深化等方面为山岳型景区提供“康养+”解决方案,深度布局大健康产业。 以冰洞经济为例,云丘山近景区可通过冰川冥想等沉浸式项目,破解同质化困局。在古村活化上,云丘山景区通过非遗工坊、民宿集群实现文化变现,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长。这在康家坪民宿获得了具象化的表达。 以传统观光景区为基础,康家坪民宿深度挖掘自身优势,整合创新建筑、温泉、饮食、配套设施等多方面,成功实现了向综合度假康养的转变。它为游客提供集休闲、养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产品,完美融合了大健康理念,成为云丘山康养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图源:云丘山景区 从“靠山吃山”到“养山护山”,云丘山景区的蜕变不仅是旅游产品的迭代,更是发展理念的革新。正如云丘山景区负责人所言:“我们贩卖的不是风景,而是治愈现代人的生活处方。” 在这片300万年冰川与2500年古村交融的土地上,一场传统景区的集体康养突围战正在展开——云丘山以“五感疗愈”重新定义康养边界,发展大健康产业。它不间断的探索进一步证明了康养旅游的转型不在于“更大规模开发”,而在于“更精准的价值挖掘”,以“疗愈经济”重构山岳旅游的价值链,成为国家大健康产业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这一模式不仅为山西文旅转型提供范本,更揭示了中国旅游市场从“观光时代”向“心智时代”跃迁的深层逻辑。当越来越多的景区开始书写自己的“康养故事”,中国文旅终将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抵达“诗与远方”,回复中国人对生命本质和美好生活的千年追问。
|